找到相关内容55526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圣凯法师:和谐世界,从心开始”诠释之三

    行净则众生净”;这样,同愿、同行的众生便一起集合在菩萨成佛的国土,所以“众生净则佛土净”。    《维摩诘经》在十七种“净土之行”后,则有一段经文: ...净佛国土;而且菩萨为了达此目标,则必须修习“净土之行”,化彼同自,最后同愿、同行的众生才聚集在菩萨成佛的国土,即是行净→众生净→佛土净。从《维摩诘经》在十三种“净土之行”后说“随其心净则佛土净”,这...

    圣 凯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65573303.html
  • 明代女性之观音画研究

    》华冈佛学学报第3期  132陈清香,《千手观音造形研究》,空大人文学报第三期,1993年4月  133陈清香,《台湾早其观音像造形源流》,中华民国八十年中国艺术文物讨论论文集,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673387.html
  • 黄庭坚诗禅交融的生命实践--论禅学修养对黄庭坚诗歌创作与理论之影响

    的诗句,犹如释迦牟尼佛于灵山法拈花微花一样,黄庭坚以笑来概括心中的感悟,表现悟道会心一笑的喜悦。  此外,其他诗作如:“主人心安乐,花竹有和气。时从物外赏,自益酒中味。斸枯蚁改穴,扫箨笋迸地。万籁寂...

    谢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473438.html
  • 符秦时期的佛经翻译

    索隐之士也。常闻外国尤重此经,思存想见,然乃在崑岳之右,艽野之西,眇尔绝域,未由也已。建元十九年(公元498年)罽宾沙门僧伽跋澄讽诵此经,四十二处,是尸槃陀尼所撰者也。来至长安,赵郎创虚在往,求令出焉...三藏之要颂,咏歌之微言,管统众经,领其宗,故作者以心为名焉。有出家开士,字曰法胜,渊识远鉴,探深研机,龙潜赤泽,独有其明。其人以为《阿毘昙经》源流广大,难卒寻究,非赡智宏才,莫难毕综,是以探其幽致,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373509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三种佛性与真实胜乘——摄论师的佛性、一乘思想

    佛学思想研究》,佛光山文教基金,2001年第1版,第379页。   [19] 赖永海《中国佛性论》,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1版,第99页。   [20] 赖永海《中国佛性论》,第102页。 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8.html
  • 唯识“八识”与康德“纯粹知性”的比较

    要统一感性之直观与知性之概念。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认识能力,感性之职在直观,而知性之职在思维。康德说:我们将纯粹知性概念与经验性直观进行比较发现,任何直观中都找不到纯粹知性概念的内容,二者完全不同质[...

    养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573547.html
  •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——智者大师的唯识观(之一)

    指出“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也”,把俗谛之理收于藏识,应该是直接吸收了唯识的思想。  以理为依据而有证智与断惑的不同。对俗谛的契形成为主体的道种智。不过,“俗谛”、“道种智”的概念皆非“别教”所独有,如《...

    刘朝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273558.html
  • 海涛法师 慈悲的咒语

    碎如微尘,于中受苦众生,悉生极乐世界。若梵书此咒于钟、鼓、铃一切发声的物品上,有诸众生得闻声者,所有十恶五逆等罪,悉皆消灭,不堕恶趣之中。   七一、马头明王咒:   唵ong 班ban 札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5173622.html
  •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

    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,都是大自然的子孙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。人类如果想要保持对于环境的优势,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规律。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,通常只破坏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。一旦环境恶化,人类文明也...

    觉 醒

    |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773881.html
  • 基本哲学问题——试论牟宗三哲学的儒佛会通

    实有与否的问题亦不是佛学体系的终极问题,它首先是一个各层世界之为何展现造生的根源的问题,其次是这个造生的展现显现了对人而言的是苦是乐的问题,再次是这个造生根源的善恶染净的问题,最终是这整个展现的全体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5073960.html